Page 1 of 1

1847年 喬治·布爾

Posted: Thu Dec 26, 2024 4:54 am
by shapanwwudrw
George Boole,1815 年11 月2 日出生於紐約林肯;1864 年12 月8 日逝世於愛爾蘭科克,50 歲)在《邏輯的數學分析》中引入了布爾代數,開創了數理邏輯領域,最終導致了通用計算。 1854年,他在《思想法則探究》中寫道:“符號0和1在邏輯系統中各自的解釋是虛無和宇宙。”
英國數學家和哲學家喬治·布爾是繼偉大的戈特弗里德·萊布尼茨之後最早相信人類思想受規律支配的人之一,而規律可以透過數學來描述。

1890年
赫爾曼·霍勒里斯 (Herman Hollerith) 是一家公司(後來成為 IBM)的創始人,他發明了一種打孔卡系統來對美國人口普查進行製表。將現實生活中的事物變成不同的東西是電腦最簡單的想法。

1937年
克勞德·埃爾伍德·香農(Claude Elwood Shannon,1916 年4 月30 日出生 南非 whatsapp 號碼數據 於美國密西根州佩托斯基;2001 年2 月24 日逝世於馬薩諸塞州梅德福)在麻省理工學院發表了他的碩士論文,建立了數位電路的理論基礎。香農展示了布林代數如何最佳化後來用於電話路由交換器的機電中繼系統的設計。
作為理論的一部分,香農還考慮了資訊失真、冗餘和噪音問題,從而提供了一種測量資訊的方法。這種通訊理論是基於將比特視為數據的基本單位,而比特也是計算的基本單位。因此,香農的理論在旨在解釋通訊的同時,也為通訊和電腦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

1938年
Alec Harley Reeves 設想使用脈衝編碼調變 (PCM) 進行語音通信,以數位方式表示取樣的類比訊號。直到 20 世紀 50 年代晶體管的發明使其變得可行後,它才被商業化使用。 PCM 已成為電腦、光碟、數位電話和其他數位音訊應用中數位音訊的標準形式。

1937年,Alec Reeves提出了脈衝編碼調變(PCM)的想法。當時,很少人(如果有的話)意識到里夫的發展。甚至連里夫斯也被迫放棄了他的發明,因為他無法看到如何用當時的技術來實現它。大約 28 年後的 1965 年,富蘭克林研究所授予 Alec Reeves 斯圖爾特·巴蘭坦獎章,以表彰他在 PCM 方面的開創性工作。